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区别
重点掌握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区别。
1.血液的比重:血液的比重1.050~1.060,血浆的比重1.O25~1.030。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越多、血浆蛋白浓度越高,血液的比重越大。
2.血液的黏度:血液的相对黏度为4~5,全血的黏度主要取决于所含的红细胞数,血液黏度增加,可增大血流阻力而增加心脏负担。血浆的相对黏度为1.6~2.4,血浆的黏度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3.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溶质构成,由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由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胶体渗透压。正常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mol/L,相当于770kPa。其中胶体渗透压仅占3.3kPa。由于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晶体物质绝大部分不易透过细胞膜,所以细胞外液的晶体渗透压对于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极为重要;在生理情况下,由于血浆蛋白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所以血浆胶体渗透压虽小,但对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功能
白细胞属于血细胞中的重点,分类计数及功能需要扎实掌握。
1.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
(1)白细胞总数: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总数是(4~10)×109/L,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生理变异范围较大。每微升超过10000个称为白细胞增多,每微升少于4000个称为白细胞减少。机体有炎症时常出现白细胞增多。
(2)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三类。在临床工作中,于显微镜下分别计数这三类白细胞的百分比,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粒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2.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
(1)白细胞能吞噬异物,浆细胞产生抗体,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中性粒细胞是体内主要的吞噬细胞,能吞噬病原微生物、组织碎片及其他异物,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在机体内起着抵御感染的重要作用。因此,当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到1×109/L时,机体抵抗力明显降低,很容易感染。
(3)嗜酸性粒细胞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并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中的颗粒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肝素、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白三烯)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等。这些活性物质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引起哮喘、荨麻疹等超敏反应的症状;另一方面又可通过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把嗜酸性粒细胞吸引过来,聚集于局部以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4)单核细胞属未成熟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的时间较短,2~3天后便迁移到组织中,发育成巨噬细胞,后者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且胞内溶酶体中含大量酯酶,可消化某些细菌(如结核杆菌)的脂膜。
(5)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T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而NK细胞则主要执行机体的天然免疫功能。